各位理事、各位会员:
现转发辽科协办发〔2020〕9号“关于印发《2020年辽宁省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的通知”,请大家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0年辽宁省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
2020年,省科协学会学术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强化学术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强化系统协同助力科技创新,以强化学会治理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完成《辽宁省科协系统服务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深入实施“全国学会入辽计划”,引进高端智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推动全国学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智库、科技信息、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等资源输入辽宁,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百城千会万企”行动,争取重点产业科技服务团来辽服务,链接全国学会、协同各市科协开展多层次、多模式、重实效的科技志愿服务。联合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共同推动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分别与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落实,不断取得新成果。积极支持和鼓励省级学会、各市科协与全国学会合作,围绕重点学科、重点产业主办、承办、协办高端学术会议和产业发展论坛。支持全国学会在辽宁建立专委会和分会等学术机构。加快推进“辽宁院士联合会”成立。
2.强化学术交流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服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做优做强省学术年会、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和青年科学家论坛三大学术平台,进一步发挥综合服务效能。紧紧围绕辽宁五大基地建设举办辽宁省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进一步扩大省学术年会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发挥对我省重点学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学术影响力和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举办第十一届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充分发挥省科协现代农业学会联合体的智库作用,增强论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举办第四届辽宁青年科学家论坛,给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展示才华、思想碰撞的平台,激荡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省级学会学术交流,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化、标志性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学术交流的质量与实效,发挥学术交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会主办、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联合的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学会围绕“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五基地”建设、新兴产业和新兴学科发展等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2020年重点资助省级学会学术交流平台项目40个。
3.开展学科和产业科技发展报告研究,进一步发挥学会智库作用。组织省级学会开展学科和产业科技发展报告研究,总结“十三五”科技发展成果,提出未来发展前景和科技创新重点、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提出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提升学科及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调研、报告撰写的指导和质量把控,提升研究水平和质量,加强报告成果提炼,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4.完善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办法,支持开展国际及港澳台学术交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改革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办法,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更好发挥学术评价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继续实施青年科技工作者国际及港澳台学术交流资助项目,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展前沿科技视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扩大资助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中获益。积极组织选拔省内高校在校优秀研究生参加中国科协“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交流活动”项目。
二、搭建助力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一)加强“四站”建设,建立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落地平台和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和规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和科技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院士工作站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运行质量与实效,真正发挥院士工作站对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是加快推进专家工作站建设,发挥对优秀专家服务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贯彻落实《辽宁省优秀专家管理办法》,动员省内外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贡献。组织优秀专家深入生产科研一线和产业园区,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共同联合进行科技难题攻关,推动专家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实地转化,建立长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解决企业人才不足、技术匮乏等问题。全年新建专家工作站不少于100个。三是加强海智工作站建设,扩大海外智力的联系引进和服务,发挥海智专家对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施“海智百人计划”,建立海外来辽服务人才库,加强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调研,组织海智专家与我省高校、院所、企业和园区对接。2020年新建“海智工作站”5个。四是大力推动学会服务站建设,更好发挥科技社团对企业的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利用学会服务站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助力行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组织省级学会开展精准服务。发挥学会工程教育优势,面向全省铸造特色产业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企业科技人员素质和能力。全面总结推广学会服务站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加大对学会服务站建设引导支持力度,全年新建学会服务站100个。
(二)推动“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创建,引入高端人才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人才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计划,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大力推广“新邱经验”,以地方党委人才工作为主线,搭建县域人才引进的新平台;以强化人才工作职责,促进县级科协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以“一体两翼”系统联动为机制,建立高端人才助力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县区科协与省级学会开展战略合作、信息反馈、对接服务的长效机制。省、市科协继续加大服务力度,做好承上启下和协调服务,促进助力成果落地见效。贯彻落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辽西北等艰苦地区流动的若干措施》精神,积极引导各学会在“示范县”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全省新建“示范县”3-5个。
(三)推动绿平台分中心建设,强化线上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绿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是中国科协建设的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汇聚融通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通过共建实现共享。按照中国科协总体部署,积极争取在我省建设绿平台分中心。把绿平台分中心建设和推广应用作为开展服务民营企业“百千万”行动的重要抓手,强化科协系统联动,扩大与有关部门联合,加大省级学会、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的科技成果、专业人才、仪器设备等资源上传。加大绿平台资源应用向企业辐射,通过绿平台推广应用提升企业创新要素引进和技术创新能力,全年推广绿平台上线企业1000家以上。
三、积极推动学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1.强化省级学会的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学会党建工作,开展省级学会党建工作专题研究,制定省级学会党组织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明确学会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工作方式等。举办省级学会党建工作培训班,不断提升学会党建工作水平,推进党的领导和学会治理有机统一,引领学会健康发展。发挥学会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在学会中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和增强科技社团作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自觉践行“四个服务”,推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载入学会章程,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进一步强化学会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加强科技领域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引导处置,开展舆情监测,提前防范和化解各自领域热点敏感问题,加强对主办、承办、协办的各类学术活动的意识形态风险管控,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2.推动学会组织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支持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领域成立学会,积极承接业务主管变更的科技类学会,完善学会业务变更备案制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贯彻落实《辽宁省科协省级学会组织通则》,进一步加强对学会的管理、监督,指导学会建立完善理事会决策、秘书处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学会管理、运行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会的分类指导,稳妥有序地推进秘书长职业化、秘书处实体化建设。开展第二批“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学会”评选工作。以规范化建设促能力提升、强担当作为,充分释放科技社团组织活力,激发创新发展动力。加强学会联合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学会联合体在协同创新、智库研究、重大科技决策、学科交叉融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推动成立辽宁省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
3.提升学会服务能力。围绕增强会员服务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支撑社会治理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确立新时代学会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鼓励学会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开展科技公共服务,积极对接全国学会的科技奖励、认证、培训、评估等项目在我省落地。进一步加强学会信息化建设,构建学术服务、会员服务、创新助力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学会干部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专兼职学会干部专业化职业化水平。